2007年2月28日 星期三

壓力來時...



當壓力來敲門


    壓力來時別急著抱怨,想想看,還有人願意找你麻煩,不也是一種看重?


    「運到日本的魚死了大半,怎麼辦?」


      豐群集團創辦人張國安年輕時經營水產養殖,一箱箱的四破魚運到日本幾乎死光了,大家想盡種種辦法,打空氣或改善溫度,仍然無法存活。後經人指點,放入鯰魚,運到日本時,只有幾隻死亡,其餘全存活。


    「鯰魚是四破魚的天敵,情況不是應該更慘嗎?」


      這就是自然生態奧妙之處,當四破魚面對天敵時,警戒心倍增而求生之慾望被激發,全力抵抗鯰魚的威脅侵擾,而加強了對運送過程的適應力,存活力反而提高。



    坊間的業務員訓練過程中,講師常提出一個疑問:「同樣是種豆芽菜,為什麼市售的比自家種的堅挺壯碩,爽脆可口?」


    其秘訣僅在於一塊砧板。農夫都知道在豆芽菜上放一塊砧板,讓豆芽菜受到成長阻力,歷經這樣成長過程的豆芽菜長相不凡,賣相也不錯。你想想看,我們自家種的,寶貝都來不及了,哪裡捨得摧殘它們。可是我們費盡心思照顧的豆芽菜,竟輸給在困境中奮發向上的豆芽菜,這也是自然法則。


    打破習慣,是人們自我突破為一之道:走出舒適的環境,這是創造生命力度與廣度的不二法門。


    康那香董事長載華錫曾問中原大學企研所教授呂鴻德,到中國大陸都住什麼地方,獲得的答案是三,四星級的飯店,載董事長搖搖頭說:「太可惜了!」他自己住過一晚四百元美金,也住過一晚八塊美金的飯店。前者太舒服了,他賺得一夜好眠,後者讓他徹夜難眠,就跟隔壁房的當地人聊了一整晚,八塊錢讓我賺得整個中國的經驗。呂鴻德授稱這是策略性的壓力,可以讓人產生創新的思維。


   若每天都活在無壓力狀態中,很多人並不會感覺到舒適滿意,反倒是空虛不滿。所以當壓力來時,別急著抱怨,想想看,還有人願意找你麻煩,不也是另一種看重自己?接招吧!


 


2 則留言 :

  1. 棒呆了 如同得到新視野 新方向

    回覆刪除
  2. <p>菩薩</p>
    <p>本文取自何飛鵬<br><br>我剛升上總經理職位的時候,很不習慣沒有直接指揮的單位,<br>也很不習慣沒有直接負責的工作,因此,沒事就召集各個運營單位開會,<br>直接參與各個單位的運作,彷彿我就是部門主管一般。<br>直到有一天,一個部門主管告訴我:何先生,你知道菩薩為什麼靈驗,香火不絕嗎?<br><br>因為祂們寶相莊嚴,高高在上,不會下凡過問凡間事物。<br>而當凡夫俗子有困難來求神問卜時,菩薩才會顯靈指點,有求必應。<br>因此凡人皆感念菩薩之德,香火不斷。<br><br>這位主管說得文雅,意在言外,一時我還聽不懂。<br>最後他才直截了當告訴我:何先生,你高高在上當你的總經理就好了,管管大事,制<br>定決策,不要直接降臨各單位,指東說西,這樣各單位主管要怎麼工作啊?<br>更何況,以總經理之尊,離開執行面很遠,很多事已在狀況外,很多決定可能是錯<br>的。<br><br>喜歡下凡的菩薩,多數只會顯現自己的無能,不會贏得尊敬的。<br>聽完這段話,我一身冷汗,原來我完全不會當總經理、不會當主管。<br><br>制定決策、分工設職,讓所有的主管層層負責,發揮所長,是上位主管該做的事,千<br>萬不要親力親為,和部屬搶事做,這樣只會讓下屬難為,讓部屬愚民化。<br><br>許多剛升任主管的人,還是習慣扮演執行者的角色,不知道運用團隊的力量,結果是<br>自己忙死、部屬哀怨(因為沒有發揮的空間),而且無所適從。<br>我就曾經是這樣令人討厭的主管。<br><br>另一種類似的狀況,也會出現在創業者身上。<br>一般而言,創業主都是能幹的老闆,尤其在創業階段,人力、財力都不足時,通常要<br>靠創業主親力親為,才能突破困境,因此創業主習慣自己動手做。<br>可是當組織變大、規模變大時,如果創業主不瞭解「寶相莊嚴」才能香火不絕的道<br>理,通常會出現組織規模變大的不適應症。<br><br>我也曾聽創業主抱怨,部屬能力不足、團隊不佳,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老闆能力強,無<br>法忍受部屬的不足,以至於老是自己動手做,結果當然無法培養出好的團隊、好的部<br>屬。<br><br>我甚至曾經要求一位主管,禁止他自己下手執行工作。<br>因為他嫌部屬動作慢,做事不到位,於是老是自己做。<br>我告訴他,就算失手,也要讓部屬獨力完成,他的協助,只會讓團隊繼續無力、無<br>能。<br><br>想大事,想明天的事、想制度、想團隊,這是老闆與主管該做的事,<br>做一個寶相莊嚴的菩薩,只有在部屬帶著問題、帶著困難求救時,才適時給予指<br>點,而且僅止於指點,絕不可以代他完成,這是培養部屬、建立團隊的第一步。</p>
    <p>對兒女的教育又有何不同呢?&nbsp;&nbsp;許多是是否能以信任的心交給兒女去做。</p>
    <p>不需特別介入,這樣是否更能增加孩子的自信與彼此的信任?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&nbsp;</p>
    <p>&nbsp;&nbsp;&nbsp;&nbsp; 馬哥增編<br><br><br><br></p>

    回覆刪除